搜书吧 - 都市小说 - 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在线阅读 - 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30节

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30节

    从杨兴云的话里,徐元自然能听出来这?个机会有多么难得?,当?下便点头应道:

    “谢谢科长给我?这?个机会,我?愿意去,您放心,等?我?去上课了,我?一定好好表现,绝对不?会给咱们?食品厂、给咱们?财务科丢脸的!”

    杨兴云就喜欢徐元的“上道”,拍拍他?的肩膀:“好,我?信你!既然决定要去进修班了,那就把这?张表给填了吧,人家省城大学的老师,会根据大家伙儿想学的知识来分班的。”

    徐元接过表,准备下笔的时候,却是突然停住了动?作?,心里迟疑了一下,抬头问道:

    “科长,我?想知道,这?么珍贵的名额,是因为这?一期确实该轮到咱们?财务科得?了,还是因为我?和东正他?们?前阵子为厂里做出的贡献呢?”

    杨兴云登时就明白了徐元的意思,笑着道:“厂里大大小小十几个科室呢,咱们?财务科这?还是第一次轮到呢,还是你运气好,正好赶上这?一期进修班了。”

    闻言,徐元才算是放下心来,倒不?是他?矫情,非要把什么事情都弄得?一清二楚,只是,对他?而言,这?两种原因,的确是有区别的。

    他?好歹还是高中毕业生,不?像田家瑞,初中毕业,受到学历的限制,工资级别的起点比较低,哪怕多涨了一级工资,还是没?有中专毕业的林东正工资高。

    真要论起来,田家瑞其?实是比他?更需要这?个名额的,所以,徐元才会多问了两句。

    如果?这?个名额是因为他?们?仨做出的贡献才有的,那么,他?不?可能就这?么瞒着林东正他?们?,默默地占下了这?个进修名额,无论是给他?们?俩另外的补偿,还是讨论起名额的最终归属来,总之,肯定是要给他?们?一个说法的。

    但这?个名额要是正好轮到了财务科头上,那就理应由杨科长根据大家伙儿的表现做出分配了,科长愿意把这?个机会给他?,徐元接受得?心安理得?,也自认为担得?起,并?不?会对其?他?同事、包括他?的两个朋友,怀有歉意。

    如是想着,从杨科长口中得?到了答案的徐元,认真地在表上填着自己的信息,在专业课程那一栏,写上了“会计”两个大字。

    第51章 分房[已修]

    中?午的下工铃刚响, 徐元正准备去人事科找表姐呢,一抬眼,却看见办公室门口站着一位女?同?志挡住了一部分光线, 不是别人,正是黄小月。

    这会儿的她已经换上了工服,蓝色的劳动布穿在身上,显得整个人都干练精神了许多。

    “姐!”徐元喊了一声, 把饭票揣进兜里、饭盒拿在手上, 跟已经拿好饭盒了的林东正、田家瑞一块儿走了过去,一边说着话,一边往食堂走去。

    向来只有三个人的队伍当中?, 突然多出一位长相清秀、正当妙龄的女?同?志来, 比起平时, 林东正和田家瑞都要?沉默一些, 安静地听?着徐元和他表姐之间的对话。

    “姐,今天早上的考试怎么样??你最后被分到哪儿去了?”

    虽然说, 早上跟郑科长打招呼的时候,他就透露出了肯定会让黄小月坐办公室的意思?,但是,事情没有彻底落定, 那就还有可能存在着变数。

    所以?, 徐元一看到表姐, 就先问了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“我下乡后没有彻底把课本扔开,对考试的内容还算熟悉, 成?绩还可以?, 郑科长问了我的意见,最后把我分到了后勤部去了。

    刚才我已经去后勤部找主任报到, 顺便认识了新同?事,领了工服和饭票,没出什么岔子,你就放心忙你自己的事儿吧。”

    事实上,郑拥军其实还给出了工会这个选项的,只不过,黄小月对各个厂子里的工会是个什么情况,还是有所了解的。

    她自认为没那个本事应付,干脆选了后勤部,别的不说,同?事少、还都是大老爷们儿,不用担心他们会整天聚在一起说闲话,能落个耳根子清净,这一点,是最让她满意的。

    毕竟,下乡当知青的这半年多时间,她可算是见识到大队里上了年纪的婶子们嘴皮子有多厉害了。

    落下的“心理阴影”还未完全消散,黄小月自然不会再往工会这样?要?跟许多人、许多科室打交道的地方去了。

    听?到“后勤部”这三个字,一旁正埋头吃饭的林东正不由得抬起头来,看了黄小月一眼。

    “后勤部啊,这不是巧了吗?我的好兄弟洪刚就是在那儿工作,徐元也认识他的,办公室里还有一个临时工,刚刚你去报到的时候应该都见过了吧。

    后勤部的事情比较琐碎,还是得有人带才能慢慢上手,这两天我跟洪刚打声招呼,有什么不懂的,你就多问他,别不好意思?,学到手的东西才是最实在的。”

    毋庸置疑,这话是对着黄小月说的,想着这是表弟徐元的朋友,估计是看在表弟的面子上才这么热情的吧,她又想尽快了解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,也就接受了这一番好意。

    “谢谢,那就麻烦你了!”黄小月谢道,心里却是打算,等她发?了第?一个月的工资,怎么说也得表示一番,多么贵重的东西估计是买不起的,意思?到了应该就行了。

    嗯,这事儿到时候得找徐元替她参谋一下,毕竟,跟同?事打好关系,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重要?内容嘛。

    然而,听?完了俩人这一番对话的徐元,却是察觉出了一丝怪异来,但又说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儿,只得把此事暂且撂下。

    时间一晃来到74年,在知道这俩人正谈对象以?后,回想起表姐进厂那天的事情来,徐元才恍然大悟,原来,林东正这小子,从一开始就“居心不良”呐!

    话说回来,黄小月和林东正谈对象的事情,还是前些日子,黄卫英礼拜天去供销社买东西的时候,偶然撞见的呢。

    她总不至于连自家侄女?都认错,看到走在小月身边、跟她有说有笑的是来过家里的小林,黄卫英心里亦是吃了一惊。

    这还在供销社里呢,黄卫英并?没有急着上前去打扰俩人,买了东西后默不作声地回到了家里,跟徐元开始打听?起林东正的情况来。

    他家里有几?口人、父母是不是职工、家里人均住房面积多大、现?在的工资级别、有没有希望分到食品厂的福利房,甚至连林东正兄弟姐妹的情况也一并?问了。

    说实话,倘若徐元是个女?孩的话,这会儿估计就要?误会,黄卫英是在打听?未来女?婿的情况了。

    还别说,黄卫英的绝大部分问题,徐元都能答上来,而得到的答案,也让她对林东正多了一分满意。

    有徐元这个暂时不想谈对象的例子摆在面前,黄卫英并?没有在打听?清楚后、第?一时间把这事儿捅到哥嫂跟前去,而是挑时间问了黄小月的意思?,这才给哥嫂通了气儿。

    盘问过后才知道,原来,黄小月跟林东正谈对象的时间已经可以?用“年”为单位来计量了,在这个速度快的人可以?用三天时间解决掉人生大事的年代里,他们俩的“慢吞吞”,无?疑是让人无?法理解的。

    黄卫杰和刘翠翠登时生了恼意,以?为是林东正这人不实在、故意拖着自家姑娘呢,哪成?想,跟黄小月谈心之后,却是得知,这都是她的主意,甚至瞒着家里人,瞒着徐元,也都是她做出的决定。

    倒不是有别的难处,只是,他们俩刚在一起的那会儿就已经商量过了,林家的房子面积不大,他们俩要?是结婚住进去了,估摸着转个身都能撞到人。

    这住房条件,还不如厂子里的职工宿舍呢,反正,他们俩对这段感情还是比较有信心的,也不急着成?家,更愿意先把心思?放在工作上,那就再等等吧,看看厂里的第?一批福利房,能不能轮到林东正。

    之所以?瞒着家里,也是不想被他们催着匆匆结婚罢了。

    至于徐元,作为他们俩的“媒人”却对这件事情一无?所知,却是因为林东正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罢了。

    毕竟,他总不能直接跑到徐元面前去说“我跟你姐在处对象呢,赶紧叫姐夫”吧,这样?说的话,估摸着下一秒徐元的拳头就要?挥上来了。

    一来二去的,错过了“坦白?”的最佳时间点以?后,慢慢地,也就拖到了被黄卫英撞见的那会儿。

    作为林东正的同?事兼朋友,作为黄小月的亲表弟,徐元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,简直离谱!

    这几?天,在办公室里,林东正百般讨好着“小舅子”,花样?层出不穷,可是让田家瑞好一阵“幸灾乐祸”。

    “诶,徐元,他瞒了你这么长时间,端茶倒水,这样?随手可做的小事,就让你轻飘飘地把事情揭过了吗?”

    田家瑞不仅看热闹,他还在一旁火上浇油,弄得林东正心里不断感慨着,交友不慎呐。

    他自然也有反击的话回过去:“家瑞,咱们俩同?龄,你对象呢?什么时候也让我俩见见啊?”

    田家瑞不说话了,他其实条件不差,工资也够养家糊口,虽然家里的房子面积不大,但是,这年头,谁家住房不紧张啊?

    只是,他是个实诚人,别人给他介绍的时候,他会把自家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,与他条件相当的女?同?志,听?说他有个得长期吃药的爸,往往就会打退堂鼓了。

    所以?,相看了两三次,最后都没成?,田家瑞也就暂且歇了那份心思?,这会儿可不就是被林东正给戳到痛点了吗?登时就不说话了。

    食品厂第?一批福利房建成?的消息传来,为了能让分到的房子面积更大一些,两家父母见面之后,林东正和黄小月去领了结婚证。

    俩人的关系都过明路了,现?在更是得到了国家的保护,徐元还能怎么样?呢?只得乖乖地认下这个表姐夫了。

    不过,最近食品厂因为福利房的事情热闹极了,加上财务科要?给建筑队结账、理清厂里的账目和结余资金,工作任务繁重,林东正和黄小月办酒席的事情,也就不得不再往后推。

    说起来,给职工分福利房,是要?参考到许多因素的,双职工家庭肯定比单职工家庭分到的面积大;工资级别高?的,分到的面积也会越大;工龄长的,分到的面积会更大一些。

    所以?,工会最近接连跟纺织厂、印刷厂、造纸厂联合起来,组织了三场联谊活动,才刚被凑作对儿的人,几?乎是迫不及待地就去打申请、领结婚证,这样?的事情,也就不值得为之感到奇怪了。

    毕竟,错过这一批,谁知道下一次的福利房什么时候开始建呢?比起还没影儿的下一批,当然是能尽快赶上这一波、早住进去早享受,才是最聪明的做法了。

    当然,食品厂也不可能让职工一直钻这个空子,这次的分房细则贴到宣传栏那里,再往后拿着结婚证去房管科报备申请的,就不做数了。

    有一对儿刚刚领证,前后也就差了这么一天,却要?眼睁睁地错过这次分房,心里岂是一句“不甘心”就能概括得了的?硬是扒着房管科的门,不让进也不让出,非得让科长把他们的名字加上不可。

    房管科科长又不傻,这样?的口子一开,别人也都看样?学样?,工作还怎么做呢?所以?,不管这俩人把自己家的情况说得多么困难,他都狠下心来,让人叫了保卫员来,把这俩人强行带走了。

    最后,福利房没分到不说,还因为妨碍房管科同?志正常工作,被保卫科的人狠狠批评了一顿,甚至在自个儿的车间当众做了自我检讨,才把这一页堪堪揭过。

    有“以?身试法”的例子就摆在面前,其他人哪儿还敢在房管科软磨硬泡着、耍无?赖啊?真差那么一两天,错过了这次分房的,也只能认命,心里遗憾,终究是自家缺了几?分运道。

    分房细则上,曾经为厂里做出的重大贡献,写到这一条的时候,字号明显要?大上不少,张贴在那里,远远地就被人注意到了。

    显然,这一条会成?为房管科分房时候的重要?考虑因素,于是乎,一些没有希望拿到这一批分房资格的单身男同?志、女?同?志,不免就打上了别的主意。

    这时候,也不用刻意去提醒,厂里的工人们就陆陆续续地想起来,给技术科出过两次主意的那三个人了,依稀记得,都是财务科的。

    那几?位男同?志的算盘还没打响呢,就先落空了,只因在第?一批有资格分房的人当中?,仍旧单身的女?同?志用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。

    然而,她们在工作上的表现?那么优秀,优秀到力压众多男同?志一头、仅凭着自己的能力就拿到了分房资格,又为什么要?选个远远不如自己的对象呢?

    结婚嘛,又不是扶贫,谁不想嫁个条件更好的人?

    像是那种城里姑娘放弃“商品粮”户口、嫁给一个农村汉子,陪着他面朝黄土背朝天、不离不弃几?十载,终于苦尽甘来、熬出了头的故事,怕是只存在于极少一部分的想象当中?吧!

    第52章 顺序

    经过技术科同?志们?的开发创新, 红星食品厂推出的面包系列产品,口味之丰富,远远超过了国际列车上卖的那?种由京市食品厂生产的原味面包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 单论面包这一类产品,红星食品厂做得要比京市的那?家食品厂更好一些。

    要知道,因为对大?城市的向往,京市、沪市的东西在?供销社?里面, 往往都是最抢手的, 人们?也下意?识地认为,京市、沪市生产的东西,就是比别的地方生产的, 质量要更好些。

    难得, 省里能拿出比这样的大?城市更好的东西来?, 意?识到了这一点, 储峰怎么?可能会错过合适的机会呢?

    往省里一汇报,商业部的领导还专门来?红星食品厂视察了一次, 厂长储峰和技术科科长张爱民全程陪同?,重点视察的自然是生产面包和饼干系列食品的一车间?。

    确认情况属实以后,食品厂生产出来?的面包被?商业部下面的供销局统一收购,送往各供销社?, 每年的销量都相当可观。

    也正?因为如此, 效益再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的红星食品厂, 从一个名气不大?、成立时间?也不长的小厂子,经过两次招工, 一跃成为了东郊这一带仅次于钢厂的“庞然大?物”。

    面包系列的产品究竟给厂里带来?了多少效益, 杨兴云和技术科的张爱民是最清楚不过的。

    作为知道事情始末的人,他们?当然不可能忘记, 这其中,徐元他们?三人是出了大?力?气的。

    一年前?,徐元他们?仨再次找到杨科长,通过他,往技术科递了个关于水果馅儿月饼的方案过去。

    有了第一次的成功,再看见徐元他们?仨拿出了新的方案,杨兴云和技术科的人自然不会轻视疏忽,哪怕在?他们?的理解中,月饼只是个时令性?的吃食。

    不过,徐元他们?仨在?厂里召开的集体会议上,说水果馅儿的月饼可以像面包、饼干一样,成为平常生活里就能购买到的食品,而不是只有在?中秋节前?后才?能买到的东西,的确是为大?家伙儿打开了新的思路。

    其后,水果馅儿可以用冬瓜蓉来?制作,提升口感的同?时,还能降低生产成本,这一消息,意?味着开发生产这类食品,能够给厂子带来?更多的效益,厂里的领导干部很难不为之心动。

    于是乎,比起上一次,关于月饼的方案以更快的速度通过了厂里领导干部们?的审核,徐元他们?仨也理所当然地又拿到了一笔奖励。

    迟了两天?后,宣传栏贴上了和之前?极为相似的表彰文件,最大?的区别,应该就是文件下面的日期不一样吧。

    虽然说,在?规模扩大?以后,红星食品厂又陆续招工了两次,厂里的职工人数早已破千,但是,这宣传栏,也不是谁想?上就能上的。

    在?厂里工作时间?久些的工人还记得,上一次就是这三个人的名字贴在?了这里呢,第一次,还能说是瞎猫碰上死耗子、走运了,第二次,还能继续说这一切都是巧合吗?

    可见呐,人家财务科的那?三位同?志,都是有真本事的人。

    最近,厂里第一批福利房建成的消息传出来?,尽管时隔近一年,宣传栏上的表彰早就被?新的文件覆盖住了,可是,由于得到技术科这项奖励的人实在?不多,这三位有真本事、板上钉钉在?分房名单里的男同?志,可不就被?人想?起来?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