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书吧 - 历史小说 -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- 第379章

第379章

    永庆身材魁梧高大,骑射功夫又好,有这样的本钱,还有什么不自信的?

    “那是哪里不顺心?”曹颙问道。

    “哎!”永庆重重的叹了口气,沉寂了好一会儿,方道:“我是不知该怎么向小曹开口?”

    曹颙略作思索,眼下不是差事,那还有什么是需要自己能够帮的?

    永庆略带惆怅的道:“下个月我妹子出嫁,因要嫁入王府做嫡福晋,我额娘爱面子,便想准备份体面的嫁妆。正赶上前些日子我二弟成亲用了不少银钱,账面上有些紧,便对我说了,让我们这做兄嫂的凑一份钱出来!我家的规矩,我同二弟都是一样的月钱,每月不过十两八两,哪里还有什么富余?就算我前些年当差,得些银钱,也都是直接归到公里。房里有些,都是你嫂子的嫁妆银子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,他又道:“虽然当年迎娶你嫂子时,还是我玛法在时操办的,算是体面;但额娘因疼二弟,前些日子操办喜事时甚是热闹,给弟妹的聘礼比你嫂子厚出几分。你嫂子虽然不在意这些,但亲戚之间说得却不好听。因这个,你嫂子心里也烦着。我这做丈夫的,不能给妻子撑腰不说,还要向她开口要她的嫁妆银子,实在抹不开这个脸来!”说到这里,有些不好意思的道:“因此,我……我……”

    曹颙见他不好开口,便笑着说:“这就是善余兄的不是了!早知你这般见外,方才就该让景明兄多打你两拳方好!正是巧,别的小弟不太晓得,只前两日昌平庄子的管事送来些银子,虽然今年因春天旱的缘故收成有些减,但应该还有四、五千两。我们府里,善余兄是知道的,开销不大,眼下也没有什么用银钱的地方,若是善余兄不当小弟是外人,就拿去用吧!”

    永庆忙道:“四、五千两倒用不上,有上一千两足矣!只是,小曹不是要谋外任吗?这要是使银钱怎么办?”

    曹颙道:“跑缺的银子,早两个月就准备齐当的,况且如今京城这种形式,大家不过彼此卖人情,可不比往年谁都敢伸手捞银子!一千两有些少了,要不善余兄明儿派给妥当的人过来,先取两千用着。就算为完颜小姐添嫁妆用不上这些,手上留些余钱也方便,反正小弟如今用不上这笔银子!”

    “我就这一个妹子,若是能为她多添些再好不过,我也不同你说谢了,只是小曹,这银钱怕哥哥要慢慢还你!”永庆说。

    两人到了路口,各自散去。

    永庆虽然嘴上没说“谢”字,但是心里还是感激,又想着自己比小曹年长这许多,却混得如此狼狈,很是愧疚。

    曹颙想着永庆在家中地位尴尬,也替他叹息一回,偏这些父母儿女之事,又没有外人开口的道理。

    回到曹府,刚进大门,就有小厮来报:“大爷,庄先生在书房等大爷许久了,说是见大爷回来,便请大爷过去说话!”

    庄先生等他这许久,也是要谈外任之事,有缺了!

    第0191章 外任

    “山东东兖道?”曹颙听着这陌生的地名,心中不解:“先生不是曾说山东与河南两省多灾,官场舞弊严重,不宜就职吗?如今,为何又提到山东?”

    庄先生点点头:“若是寻常,老朽是不赞成你是山东的,这次却是不同。这东兖道是守道,官衙在沂州府,紧临江苏淮安府,沂州到江宁六百余里。”

    “六百余里?”曹颙眼睛一亮,这就是说若是快马加鞭几日便能够到江宁。

    庄先生笑着说:“确实如此!颙儿纯孝,一直想着要找离江宁近的地方,这也算是机缘巧合。原本老朽不赞成你往山东去,也是怕因多灾,官场私弊严重,不好容身。今日却得了个好消息,现下山东巡抚蒋陈锡要连任。另外,就是这东兖道牟钦元升为湖北按察使司按察使,先前吏部拟订的候补道因先前在湖广做过知府,正是陈四等人途径的府县。因为被牵连到这案子中,尚不知何时方能脱身!”

    “蒋陈锡,内阁侍读学士蒋廷锡之兄?”曹颙想起京城闻名的御用画师来。因蒋廷锡前两年曾指导过十六阿哥画艺,曹颙听十六阿哥提起过,所以记得此人。

    庄先生将这蒋陈锡三代大致说了一下,江苏常熟人,是当之无愧的“书香门第”、“清贵世家”,祖、父都是进士,先父蒋伊是康熙前朝有名的御史,蒋陈锡与他的弟弟蒋廷锡、长子蒋涟亦都是进士。现下,除了他弟弟蒋廷锡在京里,其长子蒋涟康熙四十八年中进士后选翰林院庶吉士,也在京中。

    早先曹颙与庄先生提到谋缺时,两人看法大致相同,那就是选道台,不选知府。倒不是因道台是正四品,而知府是从四品的缘故。而是这知府毕竟是父母官,需要处理的政务繁多,曹颙的年龄与履历都在这里,到时候辛劳不已,还容易出现纰漏。相对而言,道台则不用顾忌那许多。

    道台分为两种,一种称“分守道”,是各省布政司布政使的佐官,正式官名为左、右参政及左、右参议。分驻在各个辖区内,主管钱粮;一种称“分巡道”,是各省按察司按擦使的佐官,正式官名是按察司副使、按察司佥事,主管刑名。

    这山东东兖道就是“分守道”,对别人还没什么,因离江宁近,很是对曹颙前期所想。

    曹颙与庄先生又商议几句,稍微有些为难的是,因这事情急促了些,若是正跑上缺,怕年前就要往山东去。另外,就是康熙那头,总要想个妥当的法子,省得老爷子认为你自作主张,心里不爽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