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书吧 - 历史小说 -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- 第828章

第828章

    少一时,香草带着春儿撤了桌子,端上茶水来给两人,而后才避出屋子。

    曹颙看着魏黑微微凸起的肚皮,笑道:“还是香草嫂子会调理人啊,这两年魏大哥可是发福了!”

    魏黑笑了两声,道:“是啊,老黑也琢磨呢,这样下去可不行,这不成废物了么?幸好老虎来了,往后老黑耍拳也有个伴!”

    魏黑是跟着曹颙当差的,白日里两人都在一处。见他今儿特意过来,魏黑晓得他有话要讲,问道:“公子特特的来寻老黑,可是有事儿要吩咐?”

    曹颙点点头,道:“这些日子二太太那边儿正张罗着寻人买庄子,我也寻思着要再置办些产业,却是想起一件心事来!”

    “哦?公子还有什么难处不成?”魏黑见他这般,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曹颙摇摇头,回道:“不是什么难处,是想起魏大哥与先生来。先生已经上了年岁,妞妞又小;魏大哥这边,往后也要添丁。若是就如现下这般倒也还好,咱们自不必分开,保不齐往后万一有个什么变故,先生与魏大哥两个身无恒产,我怎么放心得下?”

    魏黑听曹颙语出不吉,忙摆摆手,道:“公子说这个作甚?庄先生不必说,就是老黑,也比公子年长半截。断没有公子……公子走在前头的道理……”说到这里,握了拳头问道:“可是公子得了什么风声,还是有那不开眼的要打公子的主意,哼,有我老黑在,断不会让公子有闪失!”

    魏黑是康熙四十年到曹颙身边的,这如今已经过了十三、四年,是看着曹颙长大的。虽说两人名为主仆,但是魏黑将曹颙当子侄待。曹颙也甚感激魏黑这些年的相护,将他当成兄长般。

    魏黑这话说得真心实意,听得曹颙很是感动。但是,他心中对这自己这一世的命运,还是抱了畏惧之心。

    曹寅虽没有早死,但是却没了个曹荃。历史细微之处有变更,但是总的方向却不见有任何变化。

    曹颙因想起置田之事,怕自己也同曹寅一样,有一个命中注定的坎儿。

    世事无常,万一真有那天。父母身边有长孙可以牵挂,初瑜有孩子能依靠。庄先生已近花甲,魏黑也是人到中年,这两人他也是当家人待的。

    所以,他才想着,是不是应该帮着魏黑与庄先生置办些产业,让他们两人就算是不依靠曹家,也能衣食无忧。

    魏黑听出曹颙话中之意,站起身来,仔细的打量了曹颙半晌,带着担忧道:“公子年纪轻轻的,怎么老想着个?可是身子有哪里不舒坦,还是那些狗屁太医说浑话了?”

    曹颙笑道:“我壮实着呢,只是为防万一罢了。”

    魏黑这才稍稍放心,坐下说道:“公子的好意,老黑心领了。只是说句实在话。这京城要是没有公子,那老黑还留着作甚?这几年公子给的银子,老黑也使香草收起不少。万一……万一老天不开眼,让老黑走在公子后头,那我们两口子就回河南乡下去。跟老二他们做个伴,做个乡下土财主。京城这边的产业,就算了。老黑是粗心人,算不得那些。每次看何管事来府里禀告什么佃户、春耕什么的,听着都累。”

    曹颙听了,心里有数,便转了话题,扯些儿个旁的话儿来说。

    李家苏州那边儿的回信还没到,李鼎的尸首还没有处理。不过曹颙也不用担心,事情竟是处理得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来魏黑这里前,曹颙已经去问过庄先生,庄先生也是对田产没有兴趣。他也是魏黑这样的话,要是曹颙不在了,那就回老家养老去。

    曹颙也是做最坏的打算罢了,没有哪个人是盼着自己早死的。在他心中,巴不得自己活个七老八十。

    有的人,却是巴不得自己立时死了,才算干净。

    此时的八阿哥,就是如此。他病倒了,怕见风,咳得厉害,却不肯吃药。

    虽说眼看进三月,天气都暖和了,人们也都换了夹衣,但是八阿哥却畏光畏寒。

    九阿哥见了八阿哥这般沮丧的样子,直扥脚,喝道:“八哥这是做什么?难道也要学良妃娘娘么?”

    话说出口,他已然是后悔了,晓得不该给八阿哥的心上插刀子,叹了口气,不再言语。

    良妃是八阿哥生母,是“辛者库贱籍”出身,康熙五十一年冬染病身故。

    根据宜妃使人打探的消息,良妃病后,将太医院的药都给倒了,一心求死。就是怕自己的卑贱身份连累了儿子,她才这般决绝。

    八阿哥听了九阿哥的话,眼睛眼睛直了,喃喃道:“额娘……”

    九阿哥拉了把椅子,在八阿哥床前坐了,苦口婆心道:“这才哪儿到哪儿,就值当八哥如此心灰?说句大不敬的话,八哥今年三十三,皇阿玛今年六十一,就算再熬巴十年,八哥正值盛年,皇阿玛呢……折损了几个门人算的了什么?那些个趋炎附势的东西,早干净早了。八哥当他们是忠心,不过是墙头草罢了,私下里老三那边府里也没少跑!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带了沮丧之色,道:“这叫什么事,老十病着,八哥这身子又不爽快,老十四……”说到这里,他沉吟了会儿,神色有些复杂:“老十四现下也是大了,不晓得存了什么心思?”

    八阿哥抬起头来,叹了口气,道:“咱们大清讲究的是‘子以母贵’、‘母以子贵’,倘使不是我,换了十弟,哪怕是换了九弟抑或十四弟,也断不会引得皇阿玛这般厌恶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