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书吧 - 历史小说 -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- 第1159章

第1159章

    小姑娘抿着小嘴。看了看坐在凳子上的宜妃,又看了看侍立在其身后的母亲与祖母,歪着小脑袋,巴巴的看着太后胸前的一串金珊瑚手串。

    太后瞧了,便将前襟前的手串解下,挂到小姑娘胸前的扣子上。

    小姑娘好像很意外,睁大了眼睛看了看太后,又低头看看自己的前襟,已经笑得露出两个小酒窝,她伸出一双胖胖的小手,把玩着那串珠子。

    太后眯着眼睛,用手摩挲着小姑娘的后背。

    小姑娘可见是真高兴了,小嘴咧着,“咯咯”的笑出声来。

    突然,她停止了把玩,伸出两个小胖胳膊,一把搂住太后的脖颈。

    太后先是唬得一怔,随即却是被小姑娘给逗笑了。

    小姑娘搂住太后的脖颈,探出脑袋去,在太后脸颊上“吧唧”一声,亲了一口,留下了湿乎乎的口水印。

    这小姑娘不是别人,正是十六阿哥的嫡长女。

    今儿,她是被母亲郭络罗氏抱着给宜妃请安,又让宜妃给带到太后宫来。

    十六阿哥现下只有这一个女儿,又是嫡出,自然是爱之如珍似宝的。

    平素见了,他就是将女儿抱在怀里,不肯撒手,看到什么好东西,都想着淘换过来给闺女玩儿,倒是比对儿子更亲近几分。

    父女之间的互动,就是来“香香”。

    变着法的哄姑娘高兴,让闺女“香”自己一个,就是十六阿哥平素的乐事。

    小姑娘一时欢喜之下,便主动“香”了太后一下。

    太后虽说已经五代同堂,儿孙众多,但是彼此难得相见。

    就算见了,孩子们也都被大人教了规矩,只会磕头请安,守一个“礼”字,像小姑娘这般天性流露的还是头一遭。

    太后也是添了欢喜,见曾孙女喜欢这金珊瑚的物件,便叫人将首饰匣里的几样金珊瑚首饰都送了过来。

    有项圈,有朝珠、佛珠,还有戒指与耳环。

    七七八八的,摆了半炕,红彤彤的,分外醒目。

    小姑娘已经是看不过来,不晓得摸哪个好了。

    太后见她伸手要抓戒指,忙递了个项圈给她把玩,随即吩咐宜妃道:“那小物什,让十六媳妇帮孩子收着,要不,送到嘴里,可是了不得。大的东西让她先玩儿,走时也都给她。”

    屋子里除了太后与宜妃外,德妃也在,坐在宜妃对面的凳子上。宜妃身后侍立的是王嫔与十六福晋婆媳,德妃身后是十四福晋与几个在园子里伴驾的年轻贵人。

    这半炕的金珊瑚首饰,足有一二十件,说赏就赏了,连宜妃都有些眼热。

    宜妃笑得花枝乱颤,转过头来对王嫔与十六福晋道:“还不快点谢赏,连我都眼红了,这曾孙女一来,可是入了太后的眼了。”说着,又笑着奉承道:“借太后吉言,今儿得了太后的赞,又得了太后的赏,也是这孩子的福气呢!”

    王嫔与十六福晋上前,身子已经插葱似的,矮了下去谢赏。

    太后笑着摆摆手,叫她们起了。

    宜妃又笑着说道:“太后,这孩子十五个月了,还没起名儿,要不然就恭请太后赐个名儿。”

    太后笑着点了点头,寻思了一会儿,道:“小名就叫宝音吧。”

    屋子里众人,除了几个年轻贵人与十六福晋进宫年头短,对蒙语不甚熟外。其他德妃、宜妃与王嫔都是学了半辈子蒙古的,自然是晓得这“宝音”的意思。

    宝音,是蒙语,换成汉话,就是“福”的意思。

    用这个做孩子的小名儿,又吉利又大方,甚是妥帖不过。

    这次却是连宜妃也起了,同王嫔与十六福晋一起谢过太后赐名。

    屋子里一片其乐融融,就听殿外太监扬着公鸭嗓道:“启禀太后,礼部侍郎、二等伯曹寅之妻李氏同和瑞郡主奉懿旨前来请安。”

    屋子里的热闹瞬间冷了下来,太后看了看德妃。又瞧了瞧宜妃,微微皱眉,吩咐边上的内侍传人。

    早些年,太后这边也是有不少外命妇请安的。

    因这几年体力不支,老人家怕吵闹,除了圣寿节一并受礼外,其他的命妇都见的少了。

    偶尔召见两个,也不外乎是经年的老人,过来讲讲古什么的。

    这次破例召见李氏,太后心里却是置着气。

    老人家上了年岁,这性子就执拗起来。

    她有个嫡亲的侄孙,想要留在京里这边当差,却是因各种家法制度约束,只补了个虚缺,整理日无所事事,隔三差五便要来太后这边撞一次钟。

    曹家倚仗的,不过是孙氏当年照看康熙十来年的情分。

    这点,让太后心里很不舒坦。

    她同康熙现下虽是母子情深,但是早年的关系生疏得紧。

    曹家不过是包衣奴才,只因沾了孙氏的光,儿子为高官。孙女栓婚郡王,孙子指了郡主,加上阖家抬旗,这已经是天大的体面。

    如今,连个妇女怀孕,都要使唤内务府的嬷嬷,这依然是王府待遇。

    太后这边的亲戚,却是连个奴才也比不上,老人家心里怎么会舒坦?

    虽说李氏在去年圣寿节时,也曾随同其他诰命进宫请安,不过是站在人群里行礼罢了,太后没大留意过。

    少一时,李氏与初瑜已经随着内侍进来。

    走进屋子几步,婆媳两个都蹲了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