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书吧 - 历史小说 -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- 第1598章

第1598章

    少一时,红梅将青盐送上来,兆佳氏对着镜子擦了会儿牙,觉得瞅着好些了,才收拾利索,抿了抿鬓角,从凳子上起身。

    “要不要带天护过去?”兆佳氏像是在问静惠,又像是自言自语。不等静惠说话,她就摇摇头,道:“还是不带了,要是哭闹起来,怪令人心烦。”

    说话间,婆媳两个往西府来……

    却说曹颙这头,从雍亲王府回来,路过鼓楼这边一家稻香村,想着给母亲定制的寿桃。他便勒了马缰,使人过去询问。

    据掌柜的所说,早晨大掌柜过来,已经取走了。

    曹家西府,兰院。

    曹颐同李氏与初瑜说了几句家常,眼睛就落在地上桌子上搁着的几盘子寿桃上。

    “这桃子,是面桃?”她有些不敢置信,从座位上起身,走到桌子前去探看。

    “自然是面桃,这大冬天的,还能有新鲜桃子不成?”李氏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远远的瞅着很真的似的,白里透红的,好像还能闻到桃子的香味儿……”曹颐近前,忍不住拿起一枚桃子,放到鼻子嗅了嗅,讶声道:“真是桃子味儿!”

    “是么?拿过来我瞧瞧,这是韩掌柜早上送来的,还没来及细瞅。”李氏听了,也有几分新奇。

    曹颐将盘子端起来,走到炕边,搁在炕桌上。

    李氏低下头,闻了闻,道:“虽不浓,但确实有桃子味儿。这个韩掌柜,倒是有几分真本事。这琢磨饽饽花样的功夫,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。”

    丹儿到底是孩子,听到大人们说起吃食,眼睛也就粘在那盘寿桃上。

    怨不得方才曹颐看花眼,这寿桃卖相极佳。每个桃子都是下边是白白嫩嫩,上边是淡淡的红晕。

    李氏见丹儿望着寿桃,就拿起一枚,送到她手中,笑着说道:“好孩子,帮大姥尝尝,这饽饽到底没有没桃子味儿。”

    丹儿没有伸手去接,转过头来,看了看身后的母亲。待曹颍点头,她才从李氏手中接过寿桃,咬了一小口,随即点了点头,道:“大姥,有桃子味儿,甜……”

    “是么?那丹儿乖,好好吃。”李氏抚了抚丹儿的头,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曹颐在旁,看着那寿桃,半晌才舍得移开眼,转过头来问初瑜道:“嫂子,这是稻香村里的饽饽?早先怎么没听过,不管是自己用,还是上礼,这可都是好东西。”

    初瑜摇摇头,道:“现下,铺子里还没有这个。前几日想着给太太定制些寿桃,正好家里有庄子那边送来的桃汁。便送到铺子那边,制了这些。今年雨水少,桃树又多在山上,不好灌溉,所以收成少。除了酿酒与制果脯的,桃汁就做了几坛子,都没了。待到明年果子季,多预备些,许就有了。”

    曹颐听了,惋惜道:“可惜了,要是还有这个的话,指定卖的比五子粽还好。”

    “韩掌柜也是这个话,今儿她特意过来,除了给太太拜寿外,就是想问问桃汁的事儿。却是急不得,只能等明年了。”初瑜说道。

    李氏见曹颐对寿桃上心,道:“外头虽没卖的,家里却有不少枚。待会叫人装些给你,回去给亲家太太与寿儿尝尝。”

    曹颐闻言,拉了李氏的胳膊,撒娇道:“还是母亲最疼女儿……”

    “多大了,还撒娇,也不怕嫂子、姐姐们笑话?”李氏摸索着曹颐的肩膀,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初瑜与曹颍两个在旁,都跟着笑出声来。

    门外,兆佳氏的脸上,却是阴晴变换,几乎要发火。

    就算李氏养了曹颐几年,这曹颐也是二房的血脉。倒是攀了高枝,就不晓得根本,还一口一口的唤李氏为母。

    静惠站在一边,晓得婆婆的心病,咳了一声,吩咐丫鬟传话。

    听说东府二太太与二奶奶来了,李氏与初瑜尚好,曹颍与曹颐都收了笑意。

    除了李氏,屋子里众人都站起身来,给兆佳氏行礼。

    兆佳氏瞅着气色不错,笑着对众人点点头,随后到李氏跟前,蹲了下去,道:“给嫂子拜寿来了。愿嫂子长命百岁,年年有今日,岁岁有今朝。”

    李氏站起身来,拉了兆佳氏的手到炕边坐下,道:“行了,也不是外人,弟妹还闹这些做甚?”

    说话间,静惠也上前给李氏拜过,随后见过嫂子与两位大姑姐。

    兆佳氏按捺住怒意,冷冷的看了曹颐一眼。曹颐却是看也不看她,低声同旁边的静惠说着家常。

    兆佳氏心里虽恨恨的,但是又找不到机会发作,只觉得气闷难当。

    炕上正摆着曹颐与曹颍送来的寿礼,兆佳氏对别的没留意,目光落到那尊金佛上。这金佛有一尺来高,就算中间是空心的,也得用上几十两金子。

    如今,京里的金子不是一般的贵。就是曹家往董家下大定,所用的金首饰,都是用家里的金器溶的。

    兆佳氏自己早就惦记一尊金佛,但是没舍得银钱。

    现下,她瞅着这金佛,却是只觉得碍眼,皮笑肉不笑的说道:“哎呦,这金佛是国公夫人的寿礼?到底抬了身份,出手不凡,待嫂子还真是孝顺。”说话间,瞥了曹颐一眼,转头对曹颍道:“你也跟着学着点,没得这般小家子气。就算送不了金器,送些其他摆设也好,就两套衣裳,怪寒酸的。就算你伯娘不同你计较,也不当如此不尽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