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书吧 - 历史小说 -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- 第2244章

第2244章

    “罪名大小,要看孙文成还有没有其他把柄落在皇上眼中了。许是孙家倒霉,江宁织造与苏州织造,每年三、九月进贡,杭州织造四、十月。杭州去年进贡的又是素帛,正好用在大行皇帝丧事上。加上,孙珏那小子,又闹这么一出,使得皇上想起此事。”十六阿哥说道。

    曹颙想起方才养心殿面君之事,雍正正为无钱困扰,这位“抄家皇帝”也当开始展开“抄家”大业了。

    “孙文成要是罢官,李煦怕也不远了。你同娘娘打声招呼,省的到时候吓到娘娘。”曹颙说道。

    虽说十六阿哥与李家不亲,其母密妃却是李煦的亲表妹,又是从李家进奉御前的。

    提起母亲,十六阿哥立时有些泄气,道:“孚若,皇上到底何时想起叫我开府?我眼看就到而立之年,还是个宫里住着的皇子。近日,几位年长的哥哥要接妃母们出宫,我到底何时才能熬到开府?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的眼睛发亮:“我晓得了,这开府要耗费银子,如今不管内库也好,还是国库也好,都没有银子。孚若啊孚若,爷想要的自在,还要落在你头上。你可得帮爷想想法子,早点赚些银子,让爷能早些开府!慈宁宫就那么大,皇阿玛的遗妃又多,我可不想额娘受委屈!”

    说起这个,曹颙总觉得自己好像疏忽了什么。

    十六阿哥见他不言语,瞥了他一眼,道:“亏得爷还信你,也盼着能落个从龙之功,混个王爷的帽子戴戴,结果别说王爷,连贝子也没捞到。”

    嘴里这样说,他心中却没有埋怨过曹颙。

    新皇确实慷慨,七阿哥晋亲王,十二阿哥晋郡王,最铁杆的“四爷党”十三阿哥直接封亲王。

    而他,有个得罪新皇的同母哥哥,别说封爵,就是不牵连到他身上,他已经觉得庆幸。等到王嫔尊封为妃,他对新皇就只剩感激的。

    曹颙听到“王爷”二字,终于想起自己疏忽了什么。

    “听说庄亲王病了,十六爷晓得详情否?”曹颙问道。

    “不过是上了年岁,年前国丧时累着了,如今养着……”十六阿哥不以为意的回道:“毕竟是宗室中仅存的长辈,皇上对那边颇为重视,使我带太医去过几遭。前儿我还去了,瞧着精神好上许多。听太医的意思,等天气暖和,病也就该好得差不多。他那两个侄儿,闹得太不成样子,上回我过去时,正赶上老福晋瞪着眼睛撵人……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就听到有人扬声道:“十六爷可在?”

    十六阿哥收了话,抬起头来,道:“谁?”

    步履匆忙进来的,是御前太监陈福:“十六爷,奴婢来传皇上口谕!”

    十六阿哥与曹颙都起身,就听陈福道:“皇上有旨,召十六阿哥即刻养心殿见驾!”

    十六阿哥口中承旨,而后问道:“陈总管,皇上召我何事,这般匆忙?早上我才递过牌子。”

    陈福想来是走的急,额头上汗津津的,吁了口气,道:“方才简亲王递牌子见驾,庄亲王薨了,还请十六爷节哀!”

    “啊?”十六阿哥诧异出声。

    曹颙在旁,却是心中窃喜。

    十六阿哥承嗣,就是在这个时候吧!

    十六阿哥满心疑问,没有多耽搁,同曹颙交代一声,便随陈福去见驾。

    曹颙却想着十六阿哥之前的话,这庄亲王的病是快好了的,如今突然薨了,不知道同他那两个侄子相不相干。

    但凡有半点干系,皇上夺嗣也就说的过去了。

    等曹颙到从衙门回府,府里已经收到丧报。

    曹颙与初瑜两个,少不得换上素服,一道往庄亲王府奔丧。

    作为宗室中长辈最高的人,庄亲王一薨,这奔丧的人络绎不绝。执掌内务府的十六阿哥,奉了皇命,料理大丧事仪。

    曹颙与初瑜没有久留,见过了老福晋与十六阿哥就回府了。

    等过了十五,顺天府衙门清理得差不多,陈守创终于想起将孙珏移交步军都统衙门。

    孙珏的案情,并不复杂,说到底还是被蒙蔽所致。

    仔细论起来,他并无大罪责。虽说他与妻儿别居,但是宅子与地,说到底都是孙家产业。加上在京城有好几门贵亲,万没有为几百两银子铤而走险的道理。

    所以,等到他移交步军都统衙门后,就被孙家人“保释”出来。

    此次,收到曹颙书信后,孙文成依旧是叫兄弟孙文千进京。除了要看着孙珏不让他闯祸外,就是为了安排孙家长孙科举之事。

    却是迟了一步,直接到衙门外接的孙珏。

    没想到,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,就在孙珏出衙门这一日,雍正便有明旨下来,杭州织造孙文成因“效力不当”罢了织造……

    第1012章 罢孙(下)

    日落西方,红霞消退。

    曹府,客厅。

    因厅堂宽阔,有些清冷,孙文千坐在椅子上,额头上却都是汗。他下午跑了内务府,寻了相熟的人家,想要打听打听哥哥被罢官之事,结果却是越打听越心惊。

    新任杭州织造的人选已经定了。

    孙文千不知为何会有这番变故,这织物浸水,虽是渎职,但是早年也是有的,并不算大过失,哪里会想到因此获罪。

    再说,这运往京城的织物,都是内务府的船、内务府的船工,都是作熟的,就算一船货物有所浸泡,数量也是有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