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书吧 - 历史小说 -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- 第2435章

第2435章

    他们的履历,早已摆在曹颙案头。

    多是从出身年纪开始说起,一路的官场晋升,都有迹可循。还有一些资料,则是由李维钧留下的幕僚郭盛元整理出来,奉给曹颙的。

    虽说字数不多,可是很有分量。

    例如,正定知府蒋国祥,五十六岁,出身包衣,康熙十九年以监生身份捐通判,康熙二十五年通过内务府考试,康熙三十一年捐同知,直到康熙四十二年才得同知实缺。在同知的位上连任四任后,康熙五十四年升为正定知府,如今已经在知府任上十年。

    从履历看,年将六十,出仕四十年,才熬到知府任上,也就差不多止步如此。

    可郭盛元的标注,多了两条,河南巡抚田文镜姐夫,正定府盗案渐少。

    前者是蒋国祥的官场关系,后者则是从治地百姓说明蒋国祥并非像履历上写的那样庸碌。

    虽说来直隶之前,曹颙在京中已经做了准备。可毕竟时间短,掌握的也不过是三品以上属官的关系网,以防有掣肘之处。

    像下边的府县主官,曹颙了解的都是官面文章。

    有郭盛元这份注录,使得曹颙省心不少。

    这也是他的运气,要是他不留下这些人,想要整理出这样的人事资料,没有一、两年的功夫,是整理不出来的。

    如此,曹颙在接见属官时,就不是走走过场,谈话也有的放矢。

    召见蒋国祥时,曹颙就同他聊治下安定,让他将防盗制盗的所得整理成册,过些日子交上来,好将其中可用之处,在省内推广。

    蒋国祥是那种看着极寻常之人,态度恭谨,不谄媚也不清高。

    听曹颙提起制盗之事,他眼中闪过一丝意外,随即又平静的应下,并没有谦虚不足,也没有拐弯抹角的赞成自己的功绩。

    这是个性子内敛、言语木讷之人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,并不适合官场,或许这就是他升迁艰难的缘故。

    曹颙对他的印象颇佳,也没有“尽信书”,正定府治下百姓安定与否,还得经过耳闻目睹,才能确定。

    还有个二十四岁的知县,叫杨廷翼,旗人官宦子弟,捐官出身,相貌清秀,看着就是一文弱书生。父已病故,有一叔父在六部做司官,是简亲王府门人,有个姑姑嫁给简亲王府的旁支族人,勉强算是简亲王府的姻亲。

    曹颙见他时,并没有直言雅尔江阿,只是问了两句杨廷翼在国子监求学的情形。从时间看。杨廷翼进入国子监的时间,刚好与曹项在国子监求学的时重叠。

    没想到,杨廷翼还真的认识曹项。他不仅与曹项同窗,还曾与曹项一样,参加康熙五十七年的会试。只是一个高中探花,一个名落孙山。

    提及往事,杨廷翼神色间带了唏嘘。

    取得国子监监生身份不难,通过国子监层层考试,取得直接参加会试资格,却并不容易。这样的人,无一不是熟读经书,即便一科不中,也多少再谋下科。

    尤其是这杨廷翼,六年前不过才十八岁,再等一科,也才二十一,却是于落第次年就捐官出仕,今年四月选授隆平知县。

    曹颙见他提及往事,只有遗憾与缅怀,并无落第的尴尬,便称呼他的字问道:“吉光是否因身体孱弱之故,才止步科举?”

    杨廷翼听了,却是一震,点了点头,苦笑道:“正是如此。下官本想再谋一科,被家中长辈所阻。即便这次出来做官,也是央求再三,家中长辈才肯放人。”

    苦读伤身,不能下场的士子,曹颙见过好几个,倒也不觉稀奇。

    只是想起隆平算是上县,公务不会轻松,曹颙心里就暗暗留意。

    等杨廷翼退下后,曹颙就使人找了隆平县衙人事卷宗,查看县丞的资料。县丞是四十来岁的举人,从主薄位升上来的,已经在隆平待了三年,历年考评都是中上。

    曹颙这才松了一口气,有能干的属下,就算杨廷翼这个病秧子处理不了政务,地方也乱不了。

    直隶一地,像杨廷翼这样的官宦子弟,下来混资历的,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即便没人在曹颙面前,招摇“我爹是谁谁”、“我祖父是谁谁谁”,曹颙也不能将他们等闲视之。不是想着去安抚拉拢他们,而是要防止他们祸害地方。

    有能力的还罢,能力不足的就要想着给调过去能干的辅官。

    通过这样的接见,不仅曹颙对于这些地方官有了直观与间接的认识,这些文武官员也见识了新总督的手段。

    没有刻意的亲切,也没有傲视属下的官威,只是与每个人谈几句官员治地的情况。

    不像是新上任的总督,如同在直隶数年,对他们了如指掌一般。

    有的人只当遇到伯乐,欢喜不已;有的人心虚胆颤,惴惴难安。

    欢喜的想着如何表现,大树下边好乘凉;心虚的费劲脑汁,寻思着如何巴结,使得新总督睁一眼、闭一眼,放过自己。

    等到十五升衙这次,堂上排班的这些文武官员门,对高坐在大案后的新总督,都带了几分真心的敬畏。

    开场圆满,曹颙在心里给自己打了个中上。

    等到散衙,这些来排班的文武官员没有立时散去。

    官场交际中,最重要的“三节两寿”,再过数日,便是总督夫人的寿辰。

    官场上哪里有隐私,在曹颙还没到抵直隶,新总督、总督夫人、总督太夫人的生辰,就已经传遍直隶官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