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书吧 - 历史小说 -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- 第2514章

第2514章

    他说的直白,文志倒是不好意思计较,“嘿嘿”两声道:“怎么会,怎么会?”

    毕竟两家亲事还没最终敲定,天佑与恒生也不好多说什么……

    过了没几日,天佑回清苑,同行的还有桂娘、文蔷;文志也在,是名义上接了王府送寿礼的差事,又多了一个月的假期。

    同行之时,他对天佑低声说了对罗玉珠的安排。

    那晚从曹家回去后,他便到桂娘处赔礼,并且将罗玉珠都交由桂娘安置。

    桂娘没有让罗玉珠继续跟文蔷在一处,而是将她安置在隔壁的空宅子里,由一个婆子陪着做针线,权当多个针线上人。

    若是罗瑞回来,就让其接罗玉珠回去;若是罗玉珠不肯走,就直接卖了,左右身契在手中。桂娘说了,就是不能留在宅中,这样不良不贱的身份,最是容易生事……

    清苑,总督府,官邸。

    李氏寿辰临近,曹颂与曹頫都使人送来寿礼。

    曹颂的寿礼,有好几车,都是江宁的土仪,包括江宁的稻米、小菜。虽说不值多少银钱,却是难得心意。

    曹颂在信中,也专门提了一句,这些寿礼有不少是兆佳氏专门预备的。还附带了几幅画,也是使人专门画的,是织造府外的街景,还有夫子庙前附近的风景,说是给李氏看的,还提及想要接李氏回南边住些日子。

    曹頫初到山西,寿礼预备的有些简便,来信中多是提及自己到任后的一些情况。

    曹颙将礼单撂在一边,唤了个小厮,吩咐送到上房去。

    他自己,则将曹颂的那封信又看了一遍。

    上面除了家事,还提了几句江南官场,两江总督的日子好像有些不好过。官场传言,年羹尧在杭州时,曾往两江总督府送了重礼。

    这些都没什么,即便没有这茬,两江总督也要换人了。

    曹颙关注的是另外一件事,扬州程家家主程梦昆病故,虽有嫡子在,却是年幼,家族事务由旁支程梦显把持……

    第1159章 例捐

    因韩江氏的缘故,程梦显同曹家的关系比较亲近。

    可曹颙知道,曹家并不是程梦显的靠山。能以旁支身份接管程家家族庶务,程梦显身后站着的,绝对是个令程家忌惮的人物。

    曹颙虽为总督,却是县官不如现管,对于江南程家未必有那么大的震慑力。

    曹颙嗤笑一声,将信撂在一边。

    前几年便知道,程梦显在京城时暗中投向雍亲王府,与李卫相识,现下开始收到回报也不稀奇。

    或许在雍正眼中,不愿放任江南盐商,才扶持听话的家主上位;可对于宗族来说,旁支压过嫡支,令人侧目。

    像程家这样历经两朝,兴盛百年的大家族,想要掌控在手中,谈何容易?

    程梦显的日子定是不会好过,只是他没有求到韩江氏头上,曹颙自然也不会多事。

    毕竟,他同程家嫡宗的程梦昆、程梦星都是故交,没必要参合程家事……

    曹颙猜得不错,程梦显的日子确实不好过。

    程梦昆去世后,盐场隔三差五的出纰漏,管事们也消极怠工,族中长老们想法设法的挑他的是非。

    他知道是自己犯了众怒,却是没有愤怒,只有无奈。

    固然他年轻有些野心,可若没有程梦昆临死前的安排,也不会将他推到这个位上。

    程家早年曾私下供奉过京城皇子,程梦昆怕皇上追后账,才选了与皇家亲善、在京城有关系的程梦显接手族务。

    可人都有私心,程梦昆即便顾念族人,也不会真心想将儿孙们的应得的族宗权益交出去。于是,程梦显只是“代家主”,等到程梦昆嫡子成年后,还要将家主交还回去。

    程梦显知道程梦昆的打算,也知道他临终前曾私见几个族中长老,可没有生出怨愤之心。毕竟,他能有今日,还是多靠了程梦昆拉扯照看。

    他也存了傲气,并不稀罕程家这些族产,想要趁着接着执掌程家的时机,另开创一份基业。

    谁想,却是如斯艰难。还没开始筹备,这些程家族产就开始拖他后腿。

    程梦显实没法子,只能同李卫求援。

    李卫不仅是浙江巡抚,还兼管两江盐政,正是程家的顶头上司。

    等到程梦昆“七七”出殡前一日,李卫有公务到扬州,次日程家大殡时,李卫便亲临程宅,在程家已故家主程梦昆灵位前祭拜一二。

    程家是江南盐商第一家,程成昆大殡,江南各大盐商世家、漕运码头、扬州本地官绅,自是齐聚。

    曹颂作为曹家的代表,也亲临扬州送殡。

    李卫的到来,为程家添了不少哀荣,也给程梦显撑了颜面。

    原本义愤填膺、想着各种法子与程梦显作对的程家族人,才记起程梦显与李卫的私交,程梦显与京城曹家的亲善。

    出殡事毕,程梦显到锦园见李卫。

    这里本是一官绅旧宅,因其康熙初年获罪,家产抄没入官,这处就暂做了两江盐税的临时衙署。朝廷来人,或者是江南兼任盐税的官员到扬州公干,此处便是落脚之处。

    李卫这边,正同曹颂说话。

    两人现下一个在杭州,一个在江宁,相隔数百里,想要见上一面也不容易。

    因没有外人,两人便说了几分忌讳,说起押解回京的年羹尧。